• 当前位置:首页 记录片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记录片土耳其2020

    主演:Cem Yigit Uzümoglu,Tommaso Basili,塞利姆·巴尔拉克塔尔,比尔坎·索库鲁,奥斯曼·索南,图芭·布尤库斯滕,Ushan Çakir,黛穆拉·苏奈马兹,伊利亚达·阿克迪肯,Tugrul Tulek,Luca Marroco,Deniz Ince,Coskun Altunbay,Masallah Baris,Alen Papazyan,查尔斯·丹斯,哈里特·尔根赤,Nail Kirmizigül,托尔加·特肯,厄达尔·伊迪兹 

    导演:Emre Şahin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剧照

    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1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2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3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4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5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6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16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17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18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19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Netflix 推出了扣人心弦的文献片《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长篇影评

     1 ) Netflix纪实剧《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国内可以看正版啦

    //v.youku.com/v_show/id_XNDkzMDA3O...

    这种讲述历史的方式还是比较能接受的,一边剧情演绎,一边会有历史学家讲解解说,不失为一种了解历史文化的途径。

    当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分享给大家都赶紧去看呐!

    熬夜党福利,优酷每周一零点就更新,爱了!再刷一遍!

     2 ) 非常不错的精短历史记录片

    Nefilx拍摄的很棒!加上了历史学家和场景的还原。走过Istanbul,这段历史是非常的有意思。有着东西方世界长达上千年的宗教征战,冷热兵器时代不同的战法布局,与武器发明。大炮就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用坦克一样开始成为了主导战争的兵器。结束君士坦丁堡1100年以来城墙不不倒的神话,覆灭了拜占庭王朝,并开启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启了长达三百多年的帝国统治。很有意思,值得窝在家中煲剧避病毒。[皱眉]

     3 ) 有点对不起Netflix这牌子

    因为疫情猫在家里看了, 总体觉得觉得比较差.

    变化的:

    就是脸谱化,丑化土耳其人少了, 君士坦丁堡战役的电影我看了很多部,最早的是20年了吧,记得哪一部的土耳其人就又肥又矮穿的灯笼裤的炮灰; 上一部 征服1453 Fetih 1453 (2012) 就是抗日神剧一样. 这一部,就是人也挑好看的了, 不像好莱坞华人就要挑丑的演. 可见, 土耳其对西方舆论的影响力增加了很多.

    cast 演员也是都是土耳其人, 国籍也是.

    继母玛拉鼓励苏丹

    塞尔维亚母后,在以前的电影中都没出现过, 这是挺有意思的话题. 在我国历史也有不少到敌国和亲的公主,但只是一种象征,对政治作用有限, 这位母后可是起相当重要的情报作用和精神鼓励作用. 电影中暗示苏丹母亲是拜占庭人, 养母是塞尔维亚人, 这是不是一种找补心态, 君士坦丁堡 不过是败在欧洲人后代手中.

    没变的

    2000人意大利雇佣兵居然多次零伤亡, 这时冷兵器对决? 成武侠小说了, 还堆几个历史学家背书.

    漏洞:

    ana

    这位在皇帝边上倒酒的女奴,不但能悄悄出宫,还能出城不被发现, 这皇宫的保安....

    不解的

    苏丹既然要收买热那亚,把船拖过山. 为啥不让他们直接放下封锁金角湾的铁链. 或者既然可以船上发射炮弹,为啥不直接轰热那亚殖民地那座拉铁链的塔. 查了一下, 第四次十字军也是用此法:

    同年六月23日,来到君士坦丁堡滨海的十字军将士,恐惧不安地望向那道绵延不绝的提奥多修斯墙,以及高耸无比的众多楼塔,显然受到这壮丽无比的城市震撼颇深。
    然而,足智多谋的丹多罗总督老早就有计划要怎么夺下君士坦丁堡,胸有成竹地向十字军将士们说明了他的计划。
    从提奥多修斯墙正面进攻,那绝对是愚行中的愚行;但是相对的,金角湾方面的防御就远比陆上薄弱,只要先让法兰克骑士登陆加拉太半岛,凭他们猪突猛进的破坏力必可驱逐拜占庭士兵,届时骑士只要解开阻挡金角湾的铁锁障碍,威尼斯海军就能冲入金角湾,袭击君士坦丁堡脆弱的侧腹。

    穆罕默德二世 无疑是一个天性残忍的人, 明知自己稳继王位,仅仅为了除去隐患就把亲生弟弟溺死在浴盆里 , 1444年,也是12岁第一次继位时.他正式颁布了臭名昭著的“弑亲法”,允许他的子孙们在登基为苏丹后可以合法地杀死所有的兄弟们 . 这部电影倒有点美化他.

    有趣的

    1453年的君士坦丁堡是由四世纪时建成的狄奥多西城墙包围著的一系列建有围墙的村庄,村庄之间被大片田野所分隔。

    过去的城市还是能自给自足的,不过才5万居民, 组不了军队了,只能靠盟军,雇佣军.

    电影中,loukas notara 是作为一个卖国贪官的形象出现的, 实际历史上他指挥海军防御的十分成功,至于反教皇,是因为被十字军吓坏了.

    信仰的力量

    伊斯兰教, 犹太教, 基督教好像在刚传播到某地时有惊人的号召力,电影中就是这些不带盾牌防箭雨的志愿者/炮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像也就动力有限. 苏丹胜利了,但土耳其对欧洲的胜利还是有点人数上的胜利, 军事技术还是不如西方,近卫军还需雇佣西方人.希腊人也在帝国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罗马的由来

    托马斯·帕里奥洛格斯是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二世与皇后海伦娜·德拉加什的幼子。
    1428年起,托马斯与其兄狄奥多尔、君士坦丁同为摩里亚专制君主。1443年狄奥尔多退位后,他继续与君士坦丁共治摩里亚。1448年君士坦丁继位成为拜占庭皇帝后
    托马斯·帕里奥洛格斯之妻为亚该亚的卡特琳·扎卡里亚(英语:Catherine Zaccaria),他们的子女包括:
    佐伊·帕里奥洛吉娜(后改名索菲娅),嫁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

    奥斯曼的选择

    君士坦丁堡历经两百年的苟延残喘,于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消灭。
    面对君士坦丁堡惊人的复杂性,奥斯曼帝国采取了异常宽容的态度,通过米勒特制度,让不同信仰者相对自治,给不同宗教领袖以极大的世俗权力。米勒特制度给奥斯曼帝国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奥斯曼宫廷更具灵活性。随着部分米勒特与西方接触,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一些世俗领袖开始推动现代化。1839年时,奥斯曼政府正式颁布改革政令,提出“一切人不拘任何宗教信仰,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走在传统国家前列。
    另一方面,导致奥斯曼帝国民族主义建构失败。奥斯曼帝国希望在帝国背景下,建构一个“奥斯曼民族”,但不同米勒特形成了不同的信仰、文化、经济、习俗,彼此很难达成共识。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米勒特无法保持同步,权力关系产生变化,加剧了冲突,奥斯曼帝国最终被肢解。
    包括米尔斯海默的新现实主义在内,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基本上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基础上,即民族主权国家已经建成基础上的国际关系。中国还是一个民族国家建设进程尚未完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家关系的逻辑,是完成民族国家建设进程逻辑与大国崛起进程逻辑的叠加,可以说两种逻辑是同样起作用的,而且在很多时候前者的影响力大于后者。

     4 ) 春晚和村晚-------和《征服1453》比较

    看到短评区里有网友提到本片就是把《征服1453》重拍了一遍,我才想起那部当初为了去土耳其旅游下载后来一直没时间看在移动硬盘里囤了几年的据说是土耳其有史以来投入最昂贵的电影,赶紧趁热打铁,快进看完了。虽然两部片子拍的都是1453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征服的历史事件,但是从两片子在豆瓣的不同得分就知道高下了,豆瓣反绿教的“精罗”----我也是刚学会这个词,参考精日-----在《征服1453》下发表的各种揶揄也真够精彩欢乐的,我也懒得引述了,只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其实土鸡拍的《征服1453》立场也还算是比较中立客观的,对最后的拜占庭王朝并无过多丑化。不过限于篇幅和投入,对战争过程的描述自然远不及网飞,比如“陆上行舟”这场戏就交代的非常简单匆忙。网飞拍摄宫廷内部和之间的勾心斗角权谋运用明显是从《权游》现学来的,也算惟肖惟妙。《1453》这方面的内容就少了很多。对角色的塑造,网飞的片子时间多了一倍,在这点上也更是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各主要角色立体丰满:穆二世的野心勃勃锐意进取,意大利雇佣军首领朱斯蒂尼亚尼的勇敢坚毅和风流浪漫,君士坦丁十一世的惶惑无助和以身殉国的悲壮,两边宰相大臣们的老谋深算精致利己都有充分表现。相反《1453》中的穆二世被陪练帅哥哈桑这条线抢了很多戏,选角也不如哈桑帅,君士坦丁十一世更像是个淫邪猥琐的中年大叔,毫无帝皇气质,其他配角就更没有表现的机会。总之,两个片子放在一起比,就是春晚和村晚的区别。最后引用知乎上关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一段话结束(我是对这个亡国之君有多大兴趣才去看了知乎上这个辣么长的帖子): “我愿有一天,能够站在狄奥多西城墙上,与君士坦丁十一世对话,听他说说当初作出与城同在这艰难的决定前后的心路历程,静静地听他描述他的挣扎与艰辛,信念与彷徨,与他对视。他眼里有涅槃的火,还有新罗马城头那灰蓝落雪的天空。”

    君士坦丁十一世,最后的罗马皇帝

     5 ) 历史为什么选择穆罕默德?

    【君士坦丁堡】——好有皇家气势的名字,可惜现在的称呼就像长安改为西安一样落寞和无趣。就是这座城堡,让罗马人的骄傲苟延残喘了一千年;就是这座城堡,让文艺复兴有了源头活水;就是这座城堡,让杰拉德惊天一呼,绝地逢生,冠绝欧洲~

    在罗马人眼中,圣母玛利亚“离开了这座千年城堡”

    为什么穆罕默德的父亲没有攻下这座城堡?——没办法,他老了,——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或者说谨小慎微,会让他错失“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曾经将他即位的儿子重新拉下王座,想想如果穆罕默德不是他当时惟一的孩子,君士坦丁堡和两个帝国的命运很可能会被改写!

    而21岁的苏丹,——他还有足够的时间失败;他所需要的,就是再坚持那么一点点,一点点——就能成功,这是年轻人与生俱来的对成功的一种直觉,——我渴望,我就能成功!

    没有了这种强烈的渴望,再好的机遇你也无法抓住!

    坚持真的是一种美德

    当然,我们不能不说穆罕默德二世运气实在太好,赶上了加农大炮的横空出世,又赶上了有如神助的天启,而且,还有一个鼎力支持他的女人,这种背后的女人,也许是他那种坚持再坚持的倔强心理的强大后盾!

    除了安全感带来的自信,穆罕默德在政治和军事手段上也能显示出性格上的早熟。

    大维齐尔的首鼠两端其实让苏丹几乎失去建立帝国的机会。

    有时候人生中的重要导师不一定是和蔼可亲的

    但是穆罕默德真的应该感谢这位从小给予他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程度教育的老师,正是这位帕夏,让他学会了耐心、妥协以及合作;其实,在穆罕默德的性格拼图中,正是这位大维齐尔补齐了苏丹天赋中所没有的品质。

    年仅21岁的苏丹这些品格的形成,片中并没有叙述得太过完整;我们真的担心,从小倔强孤单的穆罕默德,是否能胜任如此庞大的一个民族和军队的领袖。他虽然最终攻陷了千年不破的堡垒,但整个战争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他的青涩和急躁。

    如果他当时退却了,还会坐在这个座位上吗?

    不管怎样,这么一个年轻人,就这样摘取了千年来令23支强敌退却的红苹果,历史给予了他一次并非坦途的机遇,但他还是抓住了。

     6 ) 征服者之心

    1453年5月29日,注定要在历史刻下深深印痕。这一天,君士坦丁堡的城头上再不见双头鹰与神圣十字,取而代之的是新月与马尾旗。这一天,君士坦丁堡变为伊斯兰堡,上帝之城变为真主之城。这一天,曾经辉煌无限的罗马帝国轰然倒塌,一个焕发着蓬勃生机的奥斯曼帝国正式崛起。这一天,东西方文明的陆上联系被骤然割断,迫使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塑造了后世的六百年乃至更远。 历史总是英雄的注脚。在这样的重大拐点,同样诞生了许多英雄,誓与城市共存亡的老狮子君士坦丁十一世、出鞘必见血的热那亚战刀朱斯蒂尼亚尼、老谋深算的哈利勒与卢卡斯、坚毅善战的扎甘诺斯帕夏……这璀璨星河之中最为夺目的那颗,则无疑是年轻的奥斯曼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他是这场攻城战的总策划总指挥,是战争天平上最重的砝码,他将以“征服者”的名字被后世永远铭记。 君士坦丁堡建成千年,无数次兵临城下却始终屹立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这决非偶然。1453年,如若不是穆罕默德二世为统帅,奥斯曼大军未必能够破城。年轻的苏丹确实是这个故事当仁不让的主角,此人天赋异禀,至少有四点所长。 其一,成就霸业的雄心。这是一个伟大历史人物追求功业的内生动力所在。在信奉实力又阴暗无比的奥斯曼帝国宫闱,皇子们的命运是要么登基大宝,要么死于非命。成长于此的穆罕默德,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孕育了对征服杀伐的渴望。他以亚历山大大帝为奋斗的目标,决心要横扫陆地海洋,建立世界帝国,让自己也变成独一无二的the great。征服君士坦丁堡,完成前人从未实现的伟业,无疑正是那颗最诱人的红苹果。为此,他决心不惜代价,一心只想向上,向上。 其二,开放包容的意识。君士坦丁堡牢不可破的神话,建立在属于骑士与城堡的冷兵器时代。半岛地形加上狭窄的金角湾,使其可以专注于狭窄的陆上战线。经营多年的高墙深堑,使其可以凭借极少兵力抵御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敌军。但不幸的是,在1453年率军兵临城下的,是一个具有时代眼光和灵活头脑的指挥官。这位年轻的苏丹敏而好学,乐于接受百家齐放,对不同的文化和技术发展兴趣浓厚。他敏锐把握住火药对军事行动的革命性意义,超越了时代的巨炮让巍巍城墙不再坚不可摧。让舰队绕开狭窄的湾口锁链,从陆上跃入金角湾,令人瞠目结舌的神来之笔,更是让君士坦丁堡一下陷入四面受敌的尴尬境地,成为决定战争的胜负手。值得一提的是,在攻占君士坦丁堡后,穆罕默德二世依然保持了兼容并蓄的发展模式,让伊斯兰堡成为了一个开发温和、生机勃勃的多元化城市。 其三,运筹帷幄的手段。多算者胜,少算者不胜。为了城下一役,穆罕默德进行了长期而周密的准备。内政上,他基本沿用了前朝元老,果断改组近卫军,迅速稳定了即位之初的朝局。外交上,他多方缔结合约,最大限度地孤立拜占庭,避免陷入两线作战。军事上,他多次亲赴前线考察,周密主持制定行动计划,加强陆军梯队建设,加速发展海军,增强炮兵力量,建造割喉堡控制海峡通过权。一步步环环相扣,老辣而精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刚满20岁苏丹的手笔。 其四,坚定不移的信念。战争是计划性与偶然性的迷人游戏,任何一场战争都有计划,但任何一场战争又都不会按计划进行。这诸多变数中,最关键的x因子就是决心与意志。长达两个月的围城战,对攻守双方都是一次战斗意志的残酷比拼。巨炮轰鸣嘶吼,石墙轰然坍塌,守军组织力量用泥土和麻布筑起新墙。陆上攻城受阻,先锋出师不利,攻方收敛尸体再次冲锋。城内资源枯竭,外部援助无期,寥寥无几的守军包扎好伤口,再次打退新一轮野蛮攻势。海战封锁不利,高墙久攻不下,年轻的苏丹只是不停地思索计策,动员力量,近乎偏执地不退不退不退。 最后的战役,拜占庭皇帝纵身跃入战况最激烈的地方,精疲力竭的朱斯蒂尼亚尼还在做着重伤前最后一次防守反击,穆罕默德高呼真主的口号,带领奥斯曼最后的预备队投入战场…… 或许,朱斯蒂尼亚尼不受伤,就能率领拜占庭人打退这波进攻,苏丹就只有撤军这个选项。或许,巨炮设计缺陷导致的炸膛,让穆罕默德死亡或重伤,战争就可以草草收场。或许,没有那场突如其来的月食和圣索菲亚教堂的异象,拜占庭人还能继续坚守,据险顽抗。或许,某个早晨,威尼斯船队的巨大船帆出现在了马尔马拉海上。 历史没有假设。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陷于穆罕默德二世-“征服者”之手。

     7 ) 奥斯曼VS拜占庭

    穆罕穆德二世,以亚历山大大帝为榜样,铁了心拼了命的要攻打君士坦丁堡。

    而君士坦丁堡又是个传奇存在,特别是防御工事非常牛逼。

    小穆重型大炮攻不破、挖地道被阻碍、船因为有锁链进不了金角湾,居然想出了运船的点子,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还是义无反顾的往前冲。

    拜占庭这边,没有钱,人少,请的意大利雇佣兵,虽然英勇,但是最后关头还是逃跑了。威尼斯的船迟迟不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这场仗打的确实惨烈,感觉是场豪赌,奥斯曼进城后烧杀抢掠,而且占据了交通要道,限制了欧洲的贸易,反而在3,40年后,西欧迫于压力开辟了新的大航海路线。

     8 ) 帝國崛起與古羅馬的陷落

    春節連假的最後一天追完了Netflix推出的六集迷你歷史劇《帝國崛起:鄂圖曼》,讓我想起兩年多前曾讀過的《1453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作為中古世紀世界權力與貿易中心,君士坦丁堡長達1100未曾被攻破的漫長統治,終於在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的努力下,於1453年5月29日陷落。

    陷落是以西方,特別是基督徒為主的西方世界對於君士坦丁堡最後命運的描述。站在東方,伊斯蘭教的角度,這個統治長達1100年的古老帝國,終於走向終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取而代之,展開一個新的帝國紀元,並自稱為「新羅馬」。

    《帝國崛起:鄂圖曼》和其他類型的中古世紀歷史劇相比,在於透過歷史學者、作家的穿針引線,不同以往的角度來解剖君士坦丁堡當時陷落前後的帝國景況,與人物的細微描寫。

    出席該劇擔任旁白解說的作家包括了中古歐洲三部曲的Lars Brownworth、地中海史詩三部曲的Roger Crowley⋯等等;其中Roger Crowley正是《1453》的作者,由他來完結「紅蘋果」的故事最為貼切。

    當初讀完《1453》之後,這個數字就此停留在我的腦海;彷彿像是一個印記,甚至迫使我點燃了前往伊斯坦堡的濃厚興趣。

    如果你曾讀過中古歐洲三部曲、地中海史詩三部曲,也許在觀賞《帝國崛起:鄂圖曼》時會更有共鳴。史學家何以將這場戰役訴諸筆端,可見它對於近代世界政權的影響深遠,尤其是伊斯蘭的重新崛起。

     短评

    和君士坦丁陷落的著作结合了看更有感觉,实在不行,寻了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里面也有对迭个事体个描写

    8分钟前
    • Fal Conde
    • 还行

    虽然是半纪录片的形式,但能在屏幕上看到君士坦丁堡的陷落,还是很震撼。伟大的历史篇章总由两方共同书写,虽然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同日而语,但最后守卫拜占庭帝国的,只有一群意大利的雇佣兵,倒是和大阪城前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浪人,颇为呼应。我最遗憾的部分倒不是迟迟未到的威尼斯舰队,而是没能看到城外血战的同时,索菲亚大教堂里响彻天际的祷告。

    10分钟前
    • 小药水
    • 推荐

    非常详细地展现了奥斯曼攻陷君士坦丁堡的过程,同时展现了默罕默德一世与君士坦丁十一世的心路历程,以及当时意大利雇佣军,热那亚墙头草,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但是对基督教内部矛盾,奥斯曼要面对东面的游牧民,这些讲解不详。

    11分钟前
    • Mallory
    • 推荐

    人類群星閃耀時

    14分钟前
    • 通米
    • 推荐

    名字难道不应该是Rise of Empires: Ottoman吗。。而且其实人家原声是英语啊。。这个条目错的离谱了

    15分钟前
    • 伏维阁主
    • 推荐

    宏大,精彩,纪录片和故事片混杂的形式也很新颖,不过对于熟知那段历史期待更多细节和演绎的人来说,还是稍显范范了。

    16分钟前
    • 盲忙
    • 推荐

    怎么不说穆罕默德是杀了穆拉德二世最爱的儿子阿里占位的

    20分钟前
    • 还行

    事发时朱祁镇正在被他的弟弟朱祁钰软禁。。。。

    21分钟前
    • 哔啵哔哔啵睇吖
    • 推荐

    视觉和故事部分堪比《权力的游戏》,纪录片部分只靠专家采访来呈现,尤其喜欢那个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的胖子专家,说话太逗了。。照这个趋势下去说不定以后真有纪录片团队要请顶级美剧团队来拍了

    26分钟前
    • jinying
    • 推荐

    如果是三部曲就好了(不过几乎不可能这么拍,哈哈哈哈)——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奥斯曼帝国的盛衰:1683维也纳之战;奥斯曼帝国的覆灭:一战

    30分钟前
    • Primrose
    • 推荐

    感谢网飞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动形象的历史课,但标题错了,第一季主要讲的是君士坦丁堡攻克战,虽然加农炮威力很大,但最后还是靠着人海战术夺取了城市的控制权,另外这个佣兵头子很潇洒,我喜欢。苏丹和他的继母,我总感觉很暧昧啊。

    31分钟前
    • 紫色郁金香
    • 还行

    这么宏大的历史事件,拍成这样,虽说差强人意,但总体还是遗憾。

    33分钟前
    • gtxyxyz
    • 推荐

    小皇帝差点把自己的国家干灭,幸亏你运气好,如果不能一战功成,那就只有万骨枯的份了。

    35分钟前
    • 仁慈的父
    • 推荐

    3.5;自视为古典时代罗马帝国及其基督徒继承者接班人的穆罕穆德二世,自幼便渴望比肩亚历山大大帝,于他的立场,非(君士坦丁堡之)“陷落”,乃(伊斯坦布尔之)“征服”;他亦无意毁灭拜占庭帝国,而意欲赋予其新生,再现帝国辉煌,结尾他端坐于圣索菲亚大教堂中,即是政教合一的野心彰显。六集迷你剧撷取帝国漫漫历史一角,闪回中的前史交代性格铸成,提及奥斯曼草创时期首位苏丹的建国大梦,以及对这位年仅21岁即建大业的王者构成夺权威胁的叔叔奥尔罕王子(一窥王权争夺),历史轮廓还原明晰,细节采用推演;不过对西方世界迟迟不援并未多着墨,实则注定失陷——各打算盘的计较,君士坦丁堡作为屏障的虚假安全感(绝非壁垒,前哨而已),中世纪式的守城方式难敌加农炮。奥斯曼的“陆上行舟”之计大赞!

    3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其实他的长辈们已经把东罗马收拾得差不多了。梯子已经架好,最后摘个苹果而已。

    38分钟前
    • liveonnoevil
    • 还行

    土鸡最能吹的祖上

    41分钟前
    • 二叔公
    • 力荐

    男主神似少狼主。视觉化历史战役,制作非常精良,历史上略有瑕疵,比如说历史上拜占庭方发现地道的人是哪里人还有争议。

    42分钟前
    • 香槟塔
    • 推荐

    看得我已经精神分裂了,一会儿精罗狂喜,一会儿高喊阿拉胡阿克巴。之前只是简单的知道苏丹把船运进了金角湾,然后从西面城墙最低处攻破;原以为奥斯曼攻占拜占庭孤城很容易,看完了才知道这是多么传奇的一战。如果我们也有这样描述中国历史上那么多史诗战役的历史剧,而不是一些辣鸡神剧,那我们的历史将被全人类所认可。

    45分钟前
    • Sensiner
    • 力荐

    精罗流泪

    47分钟前
    • 米格米格
    • 推荐

    得理解,土鸡祖上的牛逼够吹一辈子。

    52分钟前
    • Leann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